您现在所在的位置:首页>思想道德

出身于残疾人家庭的蒋鸿晖:如果想飞,就要努力长出翅膀!

来源:湘潭文明网   编辑:周 莹   时间:2023-08-29

  湘潭市岳塘区板塘街道西塘村,是城乡接合部。宽阔的城市干道旁,从一条小马路进去,高楼大厦后面,是一片片密集的民宅和稀疏的菜地。

  蒋鸿晖的家就在这里。家里4代8口人,80岁的太奶奶,年近60岁的爷爷奶奶,30来岁的爸爸妈妈,20多岁的姑姑,不到7岁的蒋鸿晖和他9岁的哥哥。今年7月,蒋鸿晖第一次参加省里的比赛——2023年湖南省青少年体操锦标赛,拿下5枚金牌、2枚银牌。

  蒋鸿晖一鸣惊人,家里也热闹了一段时间。如今渐渐平静下来,家里的生活照常运转。

  蒋鸿晖还是照常训练。周一到周五下午、周六上午,蒋鸿晖的奶奶沈冬华都准时骑车送他去市体校训练,然后再带他回家,一周只休息一天。“过几天就开学了,他要去长沙集训,也用不着我天天接送了。”沈冬华感觉松了一口气,又很不舍。

  蒋鸿晖的爸爸是肢体二级残疾人,曾参加过省残运会,还获得了不错的成绩;妈妈是智力二级残疾人。蒋鸿晖上幼儿园、学体操,都是沈冬华接送。最初,是蒋鸿晖的哥哥在学体操。沈冬华带着他去接哥哥,他在器材上翻滚跳跃,教练看了觉得他有天赋,建议等他大一点送来体校训练。后来,蒋鸿晖的哥哥身体条件不适宜练体操退出了,而蒋鸿晖留了下来。

  练体操需要天赋,但更重要的是能吃苦。蒋鸿晖的吃苦耐劳让家人和教练都很惊讶,也很欣慰。沈冬华说:“不管刮风下雨,哪怕有点小感冒,他都要去训练。有一次下很大的雨,我都担心骑不了车,跟他说停一天,他不肯,说要按时去训练。”训练过程中,拉伸、跳跃、抓器械,又累又疼,手掌经常磨破皮,他也不哭,更不耽误训练。沈冬华说,除了训练,别的蒋鸿晖都不怎么在乎,不爱吃零食,很少穿新衣服,也不怎么玩游戏。这次比赛完了以后,给他买了几个拼图游戏,他倒是很喜欢。

  这个家并不富裕。蒋鸿晖的妈妈几乎没有劳动能力,爸爸只能做些简单的活计,姑姑在外打工,家里主要靠爷爷奶奶做工和低保金维持。奶奶沈冬华在一个小区做保洁,工作完了以后在家种菜、做家务,还负责接送蒋鸿晖兄弟俩学习训练。爷爷在附近做零工,收入不稳定。沈冬华经常带着蒋鸿晖去干活,知道她家情况的工友和熟人,会送一些成色还不错的衣物,蒋鸿晖都愿意穿。“他真的很懂事。”说这句话的时候,沈冬华有些心酸。

  省锦标赛结束后,蒋鸿晖和一名队友被省体校的几名教练看中,要他们去试训,后来被列入集训名单。沈冬华说,孩子有梦想,能吃苦,家里人怎么都会拼命支持,如果他不适合练下去,他们就再想别的办法,总会有出路的。

  蒋鸿晖和哥哥的房间里挂着一块小黑板,上面贴着兄弟俩的学习任务表、作息表,那是他们的姑姑为他们制定的。姑姑在纸上写下了拼音读书、练字控笔、奥数启蒙、舒尔特方格、成长故事书阅读等任务,完成一项划掉一项,现在只剩两项没完成了。作息表上,要求兄弟俩早上6点半起床,自己叠被子、洗漱、整理书包准备上学,姑姑还贴心地写了“可别忘了带水壶呦”。靠窗的墙上,有一张快乐成长自律表,每天如果按时起床、锻炼身体、主动学习、完成作业,就会贴一个笑脸或者大拇指贴纸。沈冬华说,“他们的姑姑很关心这两个孩子,经常打电话发视频。家里条件不太好,但是只要是为了他们好,我们什么都愿意做。”

  很多人也在帮助这个家。他们能享受什么扶助政策,村干部总会提醒他们,帮他们办理。附近有什么活是他们家的人可以做的,也及时为他们争取。前不久,蒋鸿晖的爸爸在一家企业找到保洁工作,但他身体吃不消,市残联知道消息后,立即帮他联系了适合他身体条件的岗位。

  蒋鸿晖说,他从电视里看过奥运冠军,他也想当奥运冠军。虽然爸爸妈妈都是残疾人,但他的天赋和吃苦就像双翼,能帮助他振翅高飞。(湘潭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邬雅琳 实习生 刘蔡钟)

打印】 【关闭